曝氣器運行時要注意曝氣池的回流量
時間:2021-09-06 21:36

春季與夏季過渡期,水溫為15℃~30℃時,產生絲狀菌膨脹的微生物之一浮游球衣菌增殖較快。如此時池內溶解氧低,曝氣池內絲狀菌將大量繁殖,導致污泥膨脹,所以此時期應加大曝氣量,或降低進水量,以減輕負荷,或適當降低污泥濃度,使需氧量減少。另外,夏季二次沉淀池內死角的積泥也易產生厭氧發酵,還應注意及時徹底地排泥,避免污泥上浮,隨水出流,影響出水水質。
秋夏和冬季還可能產生污泥脫氮或污泥解體現象,操作人員應針對產生的原因,采取具體、有效的防治措施?;钚晕勰喾ㄌ幚砦鬯?水溫在20~30度時,凈化效果較好,如水溫能維持在7~8度時,可采取提高污性污泥濃度和降低污泥負荷等措施保證二級出水水質。除磷脫氮的工藝系統,可以用延長曝氣時間或其他提高水溫的措施來補水溫低所造成的影響。
運行操作中應注意的幾點:合建式曝氣池的回流量是在試運行時,根據閘閥的開啟度和葉輪轉速做試驗確定的,運行時可參考數據來控制,也可以用沉淀區的穩定性來控制, 只要回流量不沖擊沉淀區即可。
經鼓風后的壓縮空氣溫度與外界氣溫溫差較大時(特別是冬季),空氣管內容易產生冷凝水,使空氣流動受阻,影響正常曝氣,所以應經常排放冷凝水和濕氣,排放完畢立即關閉閘閥, 防止空氣流失。曝氣池在運行中,當池面出現大量白色氣泡時,說明池內混合液污泥濃度太低,在培養活性污泥初期或回流污泥濃度低、回流量少時,可能出現上述情況。此時,應設法增加污泥濃度,使期達到達2~3 克/ 升。但是,當曝氣池液面出現大量棕黃色氣泡或其他顏色氣泡時,可能進水中含碳量太高,絲狀菌大量繁殖,或進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劑等原因,這時應采用降低污泥濃度,減少曝氣的方法,使之逐步緩解。
曝氣葉輪運轉時,應注意浸沒深度,葉輪正常運行時, 周圍涌浪推向池壁沒有水珠飛濺、電流下降現象。為此,分建式曝氣池可將出水閘閥壓低,使池水位升高,避免葉輪離開水面和葉片堵塞。合建式曝氣池回流窗口閘門不能提得太高,否則回流窗口出流不能破壞旋流而造成葉片離開水面和葉片堵塞。應注意窗口開啟度的隨時調整。
關鍵詞:旋流曝氣器
- 上一篇:旋流曝氣器曝氣孔堵塞的原因
- 下一篇:海外客戶高度認可大田曝氣器效果